侨南学校动土礼 许庆璋邀首長亲临主持

(美里4日讯)耗资1千万令吉东姑村侨南学校将在12月18日上午10时30分由砂首長丹斯里阿迪南主持动土礼,该校副董事长拿督许庆璋吁请各界人士届时踊跃出席参与盛举。

侨南学校占地10依甲,计划将建造4栋拥有50间办公室及课室的三层式教学楼,同时包括建造一座多用途综合礼堂、篮球场等。

建筑工程预计在两年内完成。由于廉律地区人口越来越多,包括东姑村也日益发展,而临近的廉律中山小学学生则也已饱和,因而侨南学校的设立将解决华小生的就读问题,同时也可纾解中山学校的拥挤情况。

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,该区(巴南丹章里望镇)未有学校设立,而适龄学童须前往马鲁地中华学校,一水之隔,殊属不便。因而战后即有创校之议,在1946年,本州深受太平洋战争影响后,失学儿童颇多,学生人数30多位,并借用当时客属会馆上课,为侨南学校前身。

两后随着学生人数增多,先贤发起建校,购买位于该市约有半哩的现今校址,一切进行顺利,新校舍逐于同年底落成。

续而韩战兴起,影响所及,胶价突飞猛进,迁入该区割胶工人多,学生人数随着上升。1956年起原有一座4间教室校舍已不敷应用,校董部先后增建两座校舍以及各项软硬体设施。可惜好景不长,往后胶价跌泻,居民纷纷迁往他处谋生,导致学生人数逐年减少。

1970年起,该校因学生人数不够,教师减至5位,六班学生开始以复级方式上课。后来由于该坡就业机会有限,因此人口大量外流,也导致学生人数来源减少。在2010年,该校学生人数降至仅仅6人。有鉴于此,迁校是刻不容缓,在各方的努力下,该校在2009年被批准迁校至美里东姑村一带。

马鲁地居民张良水代表该镇居民感谢拿督许庆璋,因在他的协助下,让迁校工作能顺利地进行,同时更保留了先贤努力所创下的华小。

[[{"type":"media","view_mode":"media_large","fid":"2412","attributes":{"alt":"","class":"media-image","height":"284","typeof":"foaf:Image","width":"480"}}]]
东姑村侨南学校副董事长拿督许庆璋(右3)与秘书江山河(左2)、财政林启钦(左3)、董事许德忍(右2)、陈忻(左)及张良水(右)摄于新闻发布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