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庆璋三度协调 贝雷桥改建双向桥

(美里4日讯)拿督许庆璋捎来好消息,衔接杜当第五期及迪沙埔奕第二期的贝雷(Bailey Bridge)将在一年后展开提升工作,改建为永久性的石灰双向桥,预计可在两年内竣工。

美里公共工程局工程师陈世乐今日上午与“许庆璋服务中心”负责人拿督许庆璋一行人前往巡视贝雷桥时向记者表示,石灰双向桥全长30米、宽为7.7米。建设申请已在9月5日获准,并已得到州政府拨款,由美里公共工程局负责进行有关提升工作。

他指出,现有的贝雷桥是于今年6月份通车启用,桥身长80尺、宽12.4尺。

据了解,有关工程是在许庆璋的三度协调下,杜当第五期及迪沙埔奕第二期的居民才达成了协议,同意把长达半公里的羊肠小径提升为可供车辆往来的捷径,让居民从中受惠。

道路将会一并提升

“除了桥梁本身之外,从杜当第五期通往迪沙埔奕第二期、长达逾半公里的道路也一并获得提升。”

基于桥身的负重力仅可承受一般私家车的重量,因此重型车一概谢绝通行;为了保障行人安全,经多方面考量后,当局决定保留旧有的木制桥梁供行人及电单车骑士使用。

陈世乐指出,单行式的贝雷桥建在原有木桥的毗邻处,并在桥头设立铁架,仅限高2.4米以下、3公吨以下的车辆通行,让两地居民享有更便利的通行捷径。

他说,在永久性的石灰双向桥落实后,现有的木制桥梁及贝雷桥将被拆除。

原有小路 车子难行

从杜当第五期通往迪沙埔奕第二期原有的内置小路,除了设有一座木制桥梁外,还有一条石灰小道,但因木桥阔度及基建仅可供行人及电单车使用,以致开车人士必须转用罗东双程大道才能抵达迪沙埔奕区,让杜当区居民深感不便。

为享有更便利的直通道路,杜当区居民唯有尝试求助“许庆璋服务中心”,希望能在该中心的帮助下,成功提升有关的内置通道,让杜当区的有车人士获得便利。

服务中心在去年接获有关诉求后,曾两度展开协调工作,第一次的协调对象为杜当居民,第二次则为迪沙埔奕区居民;在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及经过三次的协调后,才成功令这项提升计划达成共识。

许庆璋慷慨资助经费

至于贝雷桥的建设经费,除了公共工程局拨出的25万令吉之外,许庆璋也慷慨资助了部分经费。

此外,当局将在明日展开铺沥青工程,以利车辆来往。

[[{"type":"media","view_mode":"media_large","fid":"1232","attributes":{"alt":"","class":"media-image","height":"320","typeof":"foaf:Image","width":"480"}}]]
贝雷桥于今年6月份通车启用,桥身长80尺、宽12.4尺。在永久性的石灰双向桥落实后,现有的木制桥梁及贝雷桥将被拆除。
 

[[{"type":"media","view_mode":"media_large","fid":"1233","attributes":{"alt":"","class":"media-image","height":"320","typeof":"foaf:Image","width":"480"}}]]
美里公共工程局将为桥梁内置小路展开铺沥青工程,以利车辆来往。
 

[[{"type":"media","view_mode":"media_large","fid":"1234","attributes":{"alt":"","class":"media-image","height":"320","typeof":"foaf:Image","width":"480"}}]]
村民与“许庆璋服务中心”负责人拿督许庆璋在贝雷桥合摄。
 

[[{"type":"media","view_mode":"media_large","fid":"1235","attributes":{"alt":"","class":"media-image","height":"320","typeof":"foaf:Image","width":"480"}}]]
拿督许庆璋与杜当及华人村居民合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