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庆璋:功劳不是目的 抒民困才是最好回馈

(美里26日讯)美里前进团队(Majulah Miri)负责人拿督许庆璋强调,倘若代议士真正懂得“以民为本、绩效为先”的道理,美里前进团队根本就无须存在的必要。

许庆璋向记者表示,早在两年前,他就已得知“杜当团结桥”将提升为双向型钢骨水泥桥。也曾在美里公共工程局工程师陈世乐的陪同下,重返当地向村民捎来上述好消息。

“衔接两地的杜当团结桥,是我服务社会迄今最关注的提升计划之一,从无到有,历历在目。我并不是要炫耀自己有多本事,而是替村民感到高兴。因为这座得来不易的桥梁,终于能在两年前的承诺下,提升为永久性的钢骨水泥双向桥。”

他表示,为民服务没有所谓的功劳,因为那不是服务的最终目的。只要能为民解困,提升人民的生活环境,对于该团队而言,就是最好的回馈。

谁是恩人 人民有数

他希望代议士及付出者不要太在意所谓的“等价回报”,即不可有“出了半斤力,得回足八两”的思维。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,谁才是真正的施恩人,求助者心中有数。

他欣慰看到桥梁提升计划的落实,证明一切的努力没有白费。使杜当居民能在政府的照顾下,享有更完善的基本设施。

据知,当初为杜当第五期及迪沙埔奕第二期的居民建造贝雷桥(Bailey Bridge),是基于经费有限,使得公共工程局在当时仅能为居民提供钢制桥梁。所幸得到许庆璋的出资协助,否则现有的贝雷桥(Bailey Bridge)也难以落实。

公共工程局除了负责贝雷桥(Bailey Bridge)的打造工程,沥青及部分的道路碎石皆由美里公共工程局提供,总耗资约25万令吉。至于地基及其他所需材料则由拿督许庆璋出资赞助。
 
就在贝雷桥竣工启用后,美里公共工程局再度捎来好消息,在许庆璋极力争取下,有关桥梁已获州政府批准,将于近年再获提升,以双向型的钢骨水泥桥替代,让两地居民享有更完善的基本设施。

[[{"type":"media","view_mode":"media_large","fid":"2030","attributes":{"alt":"","class":"media-image","height":"320","typeof":"foaf:Image","width":"480"}}]]
许庆璋在众人陪同下主持记者招待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