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当团结桥上演争功记 许庆璋:我心痛
(美里26日讯)在以民为本的前提下,无论是从政者或服务者,美里前进团队(Majulah Miri)负责人拿督许庆璋认为都不应为“争功”二字忽略初衷。在同属国阵的旗帜下,理应携手合作,才能有效纾缓更多民生问题。
许庆璋今日针对“杜当团结桥”遭外界挪谕上演“争功记”一事深表遗憾,殊不知当初的好意付出换来如此舆论,令他深感心痛。
亦是联民党美里卑尔骚支部主席的他向记者表示,“事事以民为先,争功行为要不得”,向来是美里前进团队所秉持的服务宗旨。倘若“争功”能提升一个人的知名度或支持率,那就把这可耻的行为让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吧。
“我敢大胆的说一句,衔接杜当第五期及迪沙埔奕第二期的‘杜当团结桥’的建设过程,没人比我更加清楚。为了纾解村民绕道返家之苦,该团队是经过多次的协调后才使两地居民达成共识,之后再向当局提出申请,由美里公共工程局负责承建,并命名为现今的贝雷桥(Bailey Bridge)。”
他说,这项建计划虽花费了许多金钱及精神,但为了改善杜当居民的生活窘境,他从未言弃,不停向有关当局提出诉求,目的是希望能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。
在各造的通力合作下,衔接杜当第五期及迪沙埔奕第二期的贝雷桥(Bailey Bridge)于2013年通车启用。除了桥梁外,从杜当第五期通往迪沙埔奕第二期、长达逾半公里的道路也一并获得提升。
为了提升当地治安,美里前进团队在当时也获市政局的从旁协助,即在沿路增设太阳能路灯供夜间使用,让两地居民从中受惠。
许庆璋向来明白“瘦田无人耕,耕开有人争”的现实道理,当初要不是因为杜当居民15年诉求无人关注,他也不会选择扛起这艰难的任务。
“我行善从不要回报”
“新桥动土礼不获邀请观礼我并不在乎,最重要是村民受益。村民气愤的是前进团队的付出竟遭‘有心人’扼杀,甚至假借他人之手,合理化所谓的‘功劳论’,令人不敢恭维。”
“我做人处事很简单,行善从不要求回报。只要能力所及,必会伸出援手,这就是我许庆璋的做人态度。如果你怀疑,就表示你从未认识过我。”
他表示,杜当居民为感谢美里前进团队的大力协助,早前年也在桥头旁设立感谢牌,并将“友谊之桥”命名为“杜当团结桥”,令他感动不已。证明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他强调,“饮水思源”是中华传统美德,美里前进团队要的不是回报,而是基本的尊重。倘若可以为了私利而漠视前人付出,试问要如何打造和谐与团结的生活气围?
他希望大家能秉弃成见,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,“争功”并不是付出者应有态度。身为砂拉越子民,无论是来自何党何派,大家都是一家人,只要懂得放开拳头,必能拥抱世界,塑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。
[[{"type":"media","view_mode":"media_large","fid":"2032","attributes":{"alt":"","class":"media-image","height":"320","typeof":"foaf:Image","width":"480"}}]]
许庆璋与杜当居民阿力亚斯手持报章新闻合影。